上海正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,加快數字技術應用步伐,持續驅動生產方式、生活方式、治理方式變革。城市數字化轉型會給市民生活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新變化、新體驗?今天(20日),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主任王興鵬做客《民生一網通》“2023數字上海新風景”系列訪談時表示,上海市級醫院均已建立互聯網醫院,諸如“互聯網+居家血透”等應用場景為全國首創,今年還將推進便捷就醫數字化轉型3.0版,重點從智能入院登記等五個維度深化數字便捷就醫工作。
市級醫院6000多名醫生注冊“線上診療醫生”
“互聯網+醫療”場景不斷豐富
作為上海市級醫院的辦醫主體,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推動市級醫院都建立了互聯網醫院,這項工作在2020年初疫情以來,大眾感觸有尤其深,在線診療解決了部分老百姓的看病需求,互聯網醫院也在此過程中迎來快速發展期。王興鵬介紹,市級醫院已有6000多名醫生注冊成為線上診療醫生,同時開設200多個專科,形成了以醫院、科室、醫生為實體的專業結構,進行線上診療活動。
現有互聯網醫院給大眾帶來哪些新體驗?
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組成云端服務“魔方矩陣”,打造“未來診間”,為市民打造居家“指尖就診”新生態。市一醫院患者體驗處處長柴雙介紹,以階梯式咨詢體系為例談到,市一互聯網醫院提供24小時AI智能咨詢。比如患者夜間感覺不舒服、又不想出門就診,通過互聯網醫院界面一鍵咨詢可以進入智能預檢系統,按照提示輸入年齡、性別、癥狀等,系統會快速告之應就診科室,點擊相應科室可以預約明天線下門診。與此同時,還有專門的人工智能坐席,方便有打電話習慣的人群咨詢。人工智能客服背后則有由醫生、護師、藥師、康復師、營養師、護工師“六師一體”的支撐團隊。這一在線服務在疫情期間為不少市民解憂。
傳統血透,患者需要每周跑醫院。2020年4月,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開展了“互聯網+居家血透”服務,通過醫生、??谱o士和患者遠程交互,為血透病人開展無接觸居家血透治療,完成中國大陸首例居家血透。
“家里血透3年多了,給我和家屬提供了很大方便。尤其是疫情期間,每周3次居家正常血透不受外部因素影響,還避免了新冠感染,真的感謝仁濟醫院醫護團隊。”仁濟醫院居家血透獲益者洛先生說。
仁濟醫院首席專家、腎臟科倪兆慧教授表示,居家血透和在院中心血透比起來有很大優勢,不僅可以節省國家醫療資源,提高尿毒癥救治,更可以為患者提供方便,在疫情時期還能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,其透析質量與中心透析相比,在某些方面更有優勢。
王興鵬表示,市級醫院互聯網醫院經過這三年積極探索,包括瑞金醫院、中山醫院、五官科醫院等都各家醫院都根據自身特色積極推進,諸如人工智能預檢問診作為去年的“七個場景”之一已在全市推開,一切落腳點還是以改善患者體驗、提高服務質量、保證醫療安全為前提。
直面互聯網“堵點”力促改進
數字化轉型3.0版本今年帶來新場景
互聯網醫院有太多未來可期,推進中也有一些“待解堵點”。有市民反映,體驗了互聯網配藥,但藥品送達過程還有需改善的地方,“藥品能否按照我想要的時間,緊急把藥送到?”
對此,王興鵬表示,這名市民反映的送藥歷程正逢疫情期間,那段時間確實很特殊,他同時談到,互聯網醫院還在經歷一個漸進式發展過程。“互聯網診療、互聯網醫院是把醫療機構和病人鏈接起來,鏈接的過程中有很多環節,比如線上支付問題,錢怎么付、付好以后誰來送藥?這三年很多企業都在主動承擔責任、推動這個新事物更好落地,比如上海已出現‘云藥房’,企業推進了‘中央倉’的建立,進一步加快藥物傳輸速度?!?/p>
王興鵬表示,今年互聯網醫療服務還會有改進、升級,也希望全社會聯動,包括醫療機構、企業、物流配送方等,多方聯動形成合力,構筑起互聯網醫療服務的良好生態,讓這個新鮮事物生命力更強。
今年,在推動市級醫院高質量發展過程中,“便捷就醫服務”數字化轉型工作依舊作為其中重頭戲。王興鵬表示,從2021年1.0版推進的七個場景,到去年2.0版推進的七個場景,14個項目目前均已在35家市級醫院全面實施落地。今年,在總結14個項目融合發展的基礎上,數字化轉型3.0版已形成全新的五個項目,包括智能入院登記、智慧云客服登記、智能數字床旁工作、一體化自助機升級改造、市民心意“碼”上說等新場景。
“數字化轉型是城市發展的新引擎。我們將以此為抓手,秉承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,更好地推動市級醫院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。”王興鵬同時強調,在推動過程中將關注“一老一小”群體,特別是對行動困難的老年患者群體,通過開通“親屬碼”支付功能、充分考慮操作界面怎么設置更加友好便捷,以及醫院配置線下志愿者等舉措,努力改善“數字鴻溝”問題。
注: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