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北京6月6日電 (記者 陳杭)記者6日從《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(2024-2026年)》(下稱行動計劃)新聞發布會上獲悉,北京將加快醫療大模型落地應用,推動通用大模型開源,以單病種數據庫為切入,開展垂直類大模型訓練。搭建AI加速藥物研發、虛擬臨床試驗等研發輔助平臺,為診療新技術、新藥研發提供重要支撐。支持腦機接口等醫工交叉創新產品研發。
北京市科委、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、主任張繼紅在發布會上表示,北京接續實施了2018-2020年、2021-2023年兩輪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,全面布局支持產業發展,取得了明顯成效。
2023年,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營業收入達9761億元,為實現萬億級產業躍升奠定了扎實基礎,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達124.6億元,比2018年翻了兩番多。六年來,涌現出一批全球**科學家創辦的前沿技術企業,上市企業數量新增50家,超過前些年總量,累計達到84家。創新成果不斷產出,獲批上市的創新醫療器械50個,AI三類醫療器械產品31個,連續多年穩居國內**,獲批上市的創新藥14個,居國內**地位。總的來看,醫藥健康產業已成為北京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堅實力量。
今年5月23日發布的行動計劃提出,做強做大藥、械基礎板塊,著力壯大產業規模。加強布局新興領域,在細胞與基因治療、數字醫療、合成生物制造等新興賽道塑造新優勢。行動計劃明確未來三年的產業目標:到2026年,北京實現引領全球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5-8項,產業規模達到1.25萬億元,醫藥工業營業收入達到2400億元。
張繼紅表示,北京將聚焦細胞與基因治療、腦機接口、合成生物制造、AI醫療等新興技術領域,加快布局科技攻關項目,出臺細分領域支持政策,催生具有顛覆性、引領性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。
北京將引進培育高能級新藥研發服務平臺,做強載體遞送、疾病模型動物等特色技術平臺;吸引更多國際**的專業孵化器。進一步優化人才專項政策,提高人才引進**性和力度。辦好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、生命科學國際論壇等品牌會議,推動創新主體在研發、制造、創投和臨床等方面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。
北京還將加強政策保障,推動“建立臨床急需進口藥械審批綠色通道”等先行先試政策加快落地,形成政策先發優勢。做強海淀區、大興區、昌平區、經開區等產業主導區,支持城市副中心等具備優勢的區域加強產業布局,形成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。
(文章來源于中國新聞網)